國家電網(wǎng)有限公司高校畢業(yè)生招聘考試大綱 
		(管理類專業(yè) 2022 版) 
	 一、公共與行業(yè)知識(20 )
	
		
			
				| 
					類別 | 
				
					序號 | 
				
					主要知識結構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一般能力 | 
				
					1 | 
				
					言語理解: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能力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2 | 
				
					數(shù)理思維:快速理解和解決算數(shù)問題的能力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3 | 
				
					判斷推理:根據(jù)一定的先知條件,通過擁有的知識、思維進行判定、推斷,對事物得出結論的能力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4 | 
				
					資料分析:主要包括文字類資料、表格類資料、圖形類資料和綜合類資料四種基本形式,綜合考查應試者閱讀、理解、分析、計算等方面的能力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企業(yè)文化、電力與能源戰(zhàn)略 | 
				
					5 | 
				
					參見《國家電網(wǎng)公司企業(yè)文化、電力與能源戰(zhàn)略》題庫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形勢與政策 | 
				
					6 | 
				
					中國共產(chǎn)黨和中國政府現(xiàn)階段的重大方針政策,2021 年 1 月至今的國際、國內(nèi)重大時事 | 
			 
		
	 
	 二、專業(yè)知識(80 )
	
		
			
				| 
					主要課程 | 
				
					序號 | 
				
					主要知識點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計算機基礎 | 
				
					1 | 
				
					計算機硬件基礎(計算機系統(tǒng)的組成與功能、數(shù)據(jù)在計算 
					機內(nèi)的表示與處理)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2 | 
				
					計算機軟件基礎(計算機軟件的分類、操作系統(tǒng)基本概念 
					和功能、高級程序的開發(fā)與執(zhí)行、應用軟件開發(fā)過程)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3 | 
				
					網(wǎng)絡技術基礎(計算機網(wǎng)絡定義、分類、組成及應用)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4 | 
				
					信息安全技術(計算機網(wǎng)絡安全、計算機病毒及防范)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5 | 
				
					信息科學前沿(云計算、大數(shù)據(jù)、人工智能、數(shù)據(jù)挖掘、 
					物聯(lián)網(wǎng))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管理學原理 | 
				
					6 | 
				
					管理的價值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7 | 
				
					管理的本質、內(nèi)涵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8 | 
				
					管理的基本原理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9 | 
				
					管理的職能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10 | 
				
					管理者的角色、技能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11 | 
				
					西方管理理論各學派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12 | 
				
					中國傳統(tǒng)管理思想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13 | 
				
					管理環(huán)境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14 | 
				
					管理倫理與社會責任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15 | 
				
					預測的概念、方法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16 | 
				
					決策的概念、原則、過程、方法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17 | 
				
					計劃的概念、目的、類型、流程、方法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18 | 
				
					戰(zhàn)略管理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19 | 
				
					目標管理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20 | 
				
					組織設計與組織結構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21 | 
				
					組織權力與組織整合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22 | 
				
					組織變革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23 | 
				
					組織文化與文化建設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24 | 
				
					領導、領導者和領導力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25 | 
				
					領導理論 | 
			 
			
				| 
					26 | 
				
					領導方法 | 
			 
		
	 
 
 
	
		
			| 
				主要課程 | 
			
				序號 | 
			
				主要知識點 | 
		 
		
			| 
				管理學原理 | 
			
				27 | 
			
				激勵的概念、性質 | 
		 
		
			| 
				28 | 
			
				激勵理論 | 
		 
		
			| 
				29 | 
			
				激勵方法 | 
		 
		
			| 
				30 | 
			
				管理溝通的概念、性質、過程、技能、方法 | 
		 
		
			| 
				31 | 
			
				控制的概念、類型、過程、方法 | 
		 
		
			| 
				32 | 
			
				風險控制和危機管理 | 
		 
		
			| 
				33 | 
			
				管理創(chuàng)新的作用、內(nèi)容 | 
		 
		
			| 
				34 | 
			
				組織創(chuàng)新 | 
		 
		
			| 
				35 | 
			
				個性與職業(yè)的匹配 | 
		 
		
			| 
				36 | 
			
				社會知覺和歸因理論 | 
		 
		
			| 
				37 | 
			
				知覺偏見(認知偏差) | 
		 
		
			| 
				38 | 
			
				態(tài)度的形成與改變 | 
		 
		
			| 
				39 | 
			
				員工的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 | 
		 
		
			| 
				40 | 
			
				群體的心理效應及動力特征 | 
		 
		
			| 
				41 | 
			
				群體中的人際關系、人際溝通與沖突 | 
		 
		
			| 
				42 | 
			
				團隊建設 | 
		 
		
			| 
				43 | 
			
				工作壓力與壓力、情緒管理 | 
		 
		
			| 
				統(tǒng)計學 | 
			
				44 | 
			
				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的來源 | 
		 
		
			| 
				45 | 
			
				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的描述:分布集中趨勢、離散程度、偏態(tài)和峰度的測度 | 
		 
		
			| 
				46 | 
			
				統(tǒng)計表和統(tǒng)計圖 | 
		 
		
			| 
				47 | 
			
				概率、概率分布與抽樣分布 | 
		 
		
			| 
				48 | 
			
				參數(shù)估計的基本方法與樣本容量的確定 | 
		 
		
			| 
				49 | 
			
				假設檢驗:一個總體參數(shù)的檢驗;兩個總體參數(shù)的檢驗 | 
		 
		
			| 
				50 | 
			
				方差分析基本原理、單因素方差分析與雙因素方差分析的 
				方法和步驟 | 
		 
		
			| 
				51 | 
			
				相關分析的概念、分類與相關系數(shù)計算方法 | 
		 
		
			| 
				52 | 
			
				回歸分析: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估計、檢驗與預測;多元線 
				性回歸模型的估計、檢驗與預測 | 
		 
		
			| 
				53 | 
			
				時間序列描述性分析:水平與速度分析 | 
		 
		
			| 
				54 | 
			
				時間序列的構成因素及其組合模型 | 
		 
	
 
	  
 
	
		
			| 
				主要課程 | 
			
				序號 | 
			
				主要知識點 | 
		 
		
			| 
				統(tǒng)計學 | 
			
				55 | 
			
				時間序列趨勢變動分析;季節(jié)變動分析;循環(huán)變動分析 | 
		 
		
			| 
				56 | 
			
				統(tǒng)計指數(shù)的編制與應用 | 
		 
		
			| 
				57 | 
			
				能源碳排放核算基本理論 | 
		 
		
			| 
				58 | 
			
				能源碳排放核算方法 | 
		 
		
			| 
				經(jīng)濟學基礎 | 
			
				59 | 
			
				需求、供給與均衡價格 | 
		 
		
			| 
				60 | 
			
				消費者選擇 | 
		 
		
			| 
				61 | 
			
				生產(chǎn)理論 | 
		 
		
			| 
				62 | 
			
				成本理論 | 
		 
		
			| 
				63 | 
			
				完全競爭市場 | 
		 
		
			| 
				64 | 
			
				不完全競爭市場 | 
		 
		
			| 
				65 | 
			
				生產(chǎn)要素價格的確定 | 
		 
		
			| 
				66 | 
			
				一般均衡和福利經(jīng)濟學 | 
		 
		
			| 
				67 | 
			
				博弈論初步 | 
		 
		
			| 
				68 | 
			
				市場失靈和微觀經(jīng)濟政策 | 
		 
		
			| 
				69 | 
			
				國民收入核算理論 | 
		 
		
			| 
				70 | 
			
				國民收入的決定:收入—支出模型 | 
		 
		
			| 
				71 | 
			
				國民收入的決定:IS—LM 模型 | 
		 
		
			| 
				72 | 
			
				總需求和總供給 | 
		 
		
			| 
				73 | 
			
				通貨膨脹與失業(yè)理論 | 
		 
		
			| 
				74 | 
			
				宏觀經(jīng)濟政策 | 
		 
		
			| 
				75 | 
			
				經(jīng)濟增長 | 
		 
		
			| 
				76 | 
			
				開放經(jīng)濟下的短期經(jīng)濟模型 | 
		 
		
			| 
				77 | 
			
				環(huán)境、增長與發(fā)展 
				  | 
		 
		
			| 
				78 | 
			
				能源價格 | 
		 
		
			| 
				79 | 
			
				能源效率 | 
		 
	
 
 |